王熙凤的躺在床上,脸上毫无血色,皱巴巴的,丫鬟低声告知贾琏回来了,眼睛陡然睁开。
贾琏坐在床边,拉著王熙凤干瘦的手道:「我回来了,有病咱们就治,别胡思乱想的''
。
王熙凤的脸上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风采,眼睛轻轻地眨了几下,滴落几滴浑浊的泪水。
「还记得城外的第一次踏青么?当时我想啊,以后老了,死在哥哥的怀里才能闭眼。」
王熙凤意外的能说话了,这不是好现象,贾琏知道这是回光返照了。
默默的坐到一边,把王熙凤的身子扶起来,靠在自己的怀里,贾琏低声道:「如何不记得!三月里桃花开的正艳时,你让桃花实色三分呢。」
王熙凤没说话,只是慢慢的闭上了眼睛,嘴角泛起微笑。
过了一会,等在外面的黛玉和宝钗进来,看一眼道:「姐姐走了!」
贾琏轻声道:「我知道,让她再靠一会!」
每个人都会经历生离死别,无关的人走了,大致还是旁观者的心态,最多叹息一声,此人生前如何。
对于贾琏而言,他与王熙凤是真的情深意笃,也许最初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刻意培养一段时间后,自己也陷进去了。
别人都劝不动,贾琏就这么保持著坐姿,好几个小时之后,黛玉进来道:「以后我也要这样!就怕哥哥走在前面。」
一句话把贾琏拉回来了,原来自己一直沉浸在回忆之中。过去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虽然过去了,但是真的很美好。
贾琏轻轻的起身,将王熙凤扶著躺好,深深的再看一眼。
宝钗也低声道:「姐姐也七十了,是喜丧!」
贾琏无法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从最初一个过客的心态,到后来在这个时代的翻云覆雨,王熙凤一直陪著他。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在这个时代,对于贾琏而言最重要的人了。尽管性格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重要。
黛玉眼睛里全是羡慕,宝钗则是嫉妒。其他的人则没资格上前来,只能安静的站在一边看著。
也许到这个时候,贾琏才意识到,自己对王熙凤的感情很深,她走之后,心里真的空了一块。
人啊,在眼前的东西,总是最不在意的,真的失去了,才知道难受。
一个人活的长久有啥感受,贾琏大概是体会最深刻的。
送走王熙凤之后,贾琏放弃了继续旅行的念头,家里其他人年龄也不小了,这年月搞不好随时就走一个。
过了两个月,东府的尤氏也走了,接著一个月内,尤氏姐妹陆续也走了。
这一年啊,贾链一直在送走身边的人。
贾琏觉得自己还是有责任的,所以开始在家里安心的呆著,写一点东西给后人留下吧。
心境的变化就是这么一下子,贾琏一直没觉得七老八十的,可是身边的人就这么连著走,每次都会难过几天。
闭门不出的贾链,主要在编写教材,他不是一个人干,拉上大学里的一些教授们,联手编写初级教材,取代过去相对刻板的教材。
有事情做之后,贾琏的心情好了很多。
八十岁那年,贾琏依旧是没啥变化,头发全白了,但脸上依旧红光满面,真正是鹤发童颜。
八十大寿,都说要大办特办,贾琏表示不必,就家里人一起,外客一律不纳。
唯一接受的礼物,还是皇帝派人送来的。
八十一岁那年,黛玉走了,心满意足的,靠在贾琏的怀里走的。过了两个月,宝钗也走了,也是靠著贾琏的怀里。
在此之前,身边的香菱袭人鸳鸯等先后也走了,年过七十之后,一直在送人。
宝钗走之后,贾琏发现自己毫无牵挂了,但是身体依旧很好,心血来潮之际,决定去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