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定心丸(下)

吴兆元,福建莆田人氏,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初授确山县令,任内政绩卓越,清理赋役并治理水患,任期结束之后被当地父老乡亲攀辕数十里相送。

因为政绩突出,吴兆元在结束县令任期之后,便被破格召至京师,授予刑部河南司主事,后又外放至广东担任韶州知府,并于次年升任广西按察副使。

当然,这吴兆元在历史上的记载远远不止于此。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崇祯皇帝以身殉国的消息迅速传遍大明的南方诸省,值此大明江山跌宕起伏之际,各省督抚均是暗流涌动,有人想要效仿两宋,与李自成"划江而治",也有人想要"驱虎吞狼",借助辽镇建奴,覆灭"国贼"李自成,但真正以实际行动,想要为崇祯皇帝的"封疆大吏",却唯有彼时担任云南巡抚的吴兆元一人!

为了能够替崇祯皇帝报仇,吴兆元不顾七旬高龄,亲自率领滇军出征,但因彼时天下大乱,四川已经被"黄虎"张献忠占据,通往中原地区的道路被切断,吴兆元只能被迫领兵返回云南。

在遭受了一系列打击之后,本就身体抱恙的吴兆元瞬间一病不起,但其在弥留之际,仍旧心系滇军,盼望能够领兵为崇祯皇帝"报仇",重振大明江山。

纵观史书,在北京城陪同崇祯皇帝殉国的大臣公卿全部加起来虽然也有几十人,但真正在地方上为了大明江山"殚精竭虑"的封疆大吏,却只有吴兆元一人!

...

...

"次辅推荐的好。"半晌,已是许久没有做声的朱由校自恍惚的思绪中醒转过来,并有些激动的命令道:"便升吴兆元为右都御史,巡抚云南。

"天官,可有异议?"

最后一句话,朱由校是朝着主管官员升迁的吏部尚书周嘉谟所说。

"陛下圣明,"年近八旬的吏部尚书周嘉谟便是不假思索的拱手道:"吴大人政绩卓越,已是连续八年在吏部年度考核为甲等,自当担任大任。"

虽说严格来说,吴兆元从江西按察副使的身份直接擢升为云南巡抚有些"超擢",但天子金口玉言,他自是不会轻易违抗,更何况天子刚刚那激动敬重的神情他可是瞧得清清楚楚。

也不知晓这位素未闻面的江西按察副使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竟能让天子如此"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