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东瀛的态度,捡了个徒弟。

高句丽的问题确实很现实,这也是大唐真正关心的问题,至于圣武天皇提到的其他那倒是其次,因此李承乾才将此话提了出来。在屏风后面的李世民听到李承乾的这番提问也是颇为高兴:这孩子倒是能捉住问题的关键所在。

李世民对于这几个孩子一直都是颇为看重,虽然他最喜欢的儿子是老四李泰,但李承乾毕竟是嫡长子,而且李承乾一直以来做的都很不错,虽然才华等不及李泰出众,但也是自己当初忙于战事疏于教导,而且当初李承乾还因为自己多次险些丢掉性命。

因此对于自己这个大儿子他是有些愧疚在里面的,所以这些年来很多的小错误他都会将就着,不去指出。但确实李承乾做太子这些年,做的的确不错。无论是在帮忙处理政事上,还是在处理兄弟姐妹的关系上,他这个大哥做的都很称职。

因此李世民看到李承乾今天的表现也是颇为欣慰,在他百年之后,将大位传于李承乾想必也是合适,加上兄弟们和那些臣子的帮衬也能做个不错的君主。更何况如今有苏慕寒的帮助,对于武珝一来是因为当年的事情,二来也是为了拉拢苏慕寒。

他很清楚苏慕寒不慕名利,他在乎的也只有这个妹妹,同样的对于女儿李丽质也只有他能救。同时李丽质的心思他又何尝不知道呢?如若苏慕寒真的能和李丽质走到一起,于李丽质,于大唐都是极好的。

届时他可就真的和大唐的命运绑在一起了,有他在大唐至少可以兴盛百年。

回归正题。

大殿之上,对于李承乾的这个问题,我妻智舞早就想到了,而且当初圣武天皇也同她提起过。大唐,高句丽,东瀛三者的关系极其微妙。东瀛又较大唐和高句丽弱上不少,因此如何战队是东瀛一直都在考虑的。

东瀛也想过三者相互制衡。但大唐皇帝的雄心可不是九洲之地,而是天下。当初邪马台女王之所以断绝同大汉的联系也是想置身事外。然而这几百年来却是战乱,动荡和落后。

中原和东瀛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他们是时候做出抉择。所以我妻智舞来了,她是带着有来无回的心思来的。

“我东瀛国君乃是大汉天子封赐,大汉,大唐一脉相承,乃天下之巨擘,我东瀛非是夜郎自大之人,因此此番我等来了,所以我想这就是对于您最好的回答。”我妻智舞说道,她语气十分决绝。

李承乾同苏慕寒使了个眼色,苏慕寒自然是秒懂:奶奶滴,你是太子啊,靠点谱,学学你老爹。

苏慕寒接过话茬:“圣女阁下,东瀛的意思我们明白了,我们大唐一直是一个开容并包的王朝,你也清楚,在大唐女子的地位较古时是除秦朝外地位最高的朝代。我大唐天子虽不如祖龙陛下那般丰功伟绩,但也是天下雄主。若非此次东突厥于渤海私自撕毁盟约犯我边境,也不会有这场战争。”

“我大唐的军民,爱好和平,但也不是怕事之人,我大唐御下十二卫均是兵强马壮。在站的诸位都是我大唐的功勋栋梁。想必圣女阁下也听说过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