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湘来到了辽西走廊铁路兴城段建设工地。
现在铁路建设的很快,路基已经修完三百里了。
扶桑苦力负责垫路基土方,大武国的工程队负责建造桥梁,辽西走廊段有二十座大小桥梁,桥梁有用铁架桥的,也有用拱形桥梁,用拱桥就用不到钢筋混凝土,全部用质地优良的条石,这种拱桥,它的承载力也特别大,而且寿命也长。
五百里的铁路线,沿途设有十个火车站点,都是在居民点附近,差不多五十里一个,大站点是兴城,锦州两站。
为什么修建很多站点,现在铁路线都是单线,火车不能迎头开,不然就撞车了,而在火车站点就有多条火车轨道,用于火车停靠,只有对面车过去了,才能继续前行。
早期的铁路都是单线,清朝时期修建卢汉铁路,粤汉铁路,及民国铁路等等很多铁路,在建国后,才进行了铁路复线改造。
单线铁路建设成本低,工期快,尤其目前货物人员运送量不大,用不到复线铁路。
就像九十年代修建的青藏铁路就是单线铁路。
辽西走廊这一段铁路路基,比平原地带路基高,很多地方需要还设有洪水涵洞。
过了锦州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了,哪里铁路就容易修了,也没有辽中一带低洼沼泽地。
辽西走廊铁路建设的快,也和扶桑苦力干活的积极性有关,因为按协议,修完五百里铁路路基,五百里官道,他们就能回国了,都盼着早点回去。
不过胡湘想继续雇佣扶桑苦力,用于补充大武国人力不足。
大武国的地质技师,在辽西走廊也发现一处海湾特别适合建港口,当地人称为葫芦岛,海中有个岛像葫芦,那个海湾水深七到九米,东北西三面环山,是天然避风港,最重要的是冬天也不易结冰。
胡湘想把它开发成港口,作为秦皇港的备用港口。
(在清朝1908年,东三省都督徐世昌,聘英国工程师秀思在辽宁湾沿海进行了3个月的勘测,最后选定葫芦岛为建筑商港最适宜之地。秀思把葫芦岛港称为“奉天无偿输出最便利之商港”,)
胡湘会见了扶桑苦力头目乃木希口。
乃木希口没有回国,说要和士兵同甘共苦,还经常参加劳动。
乃木希口向胡湘提出,扶桑壮丁每天干活十五小时,很辛苦,能不能多提供些白酒。
现在大武国白酒的消耗一天估计有十万斤,只要是重体力活行业,酒的需求就越大,其中军队占消耗量的一半,奖赏庆功都需要白酒。
其实目前高度白酒也是重要战略物资,打仗时期,白酒能极大的提高士兵士气。
但现在不能敞开酿白酒,不然就会消耗更多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