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吧,便就这般看即可。”张元敬自不会伸手去拿,沉声吩咐道。
过往岁月中,在此等细节之上,他没少吃过亏,也曾设计阴杀元婴,故此,格外小心。
真异倒确实没有动歪心思,因为便能伤及张元敬,头顶那杆恐怖的雷戟,也足以把他轰成灰。
他将竹简打开,一列列文字,自右往左徐徐出现。此物,只当看过去时,那文字才会显露,只当气机相牵时,方能领悟其意。
“珞珈山祖师亲手所书?”张元敬皱眉问道。
真异低首答道:“是。因贫僧担任侍奉法身的大雷音寺主持,祖师询问意愿后,赐下此经,以示鼓励!贫僧因专注真言,对咒言之法不甚了解,故特意请赐咒言大经。”
“真言咒言,有何区别?”张元敬一边默读经文,一边询问。
真异思索片刻,说道:“咒言,亦属真言。之所名之咒言,乃是特指此言为对敌之言。咒言之外,真言则皆是自修之言。当然,自修之言也可对敌,但多为中正平和、大开大合,尤以防御为主。论及奇诡变化、防不胜防,还要看咒言法。”
竹简中的经文并不长,只有千余字,乃是咒言法的总纲。其中专门讲到一条,便是咒言法乃与人兽血脉息息相关,不同的咒言法,施之于不同血脉,效果大不相同。
此中道理如何解,经文却是未曾言及。
“咒言为何落在血脉上?”张元敬示意真异将经文收起,出言问道。
真异道:“此事贫僧也请教过祖师,但是祖师没有直接作解,而是念了一首诗揭。其言曰:万物常绕无心空,六根皆摄妄念从。贫僧参悟百年,尚未尽得其意。”
张元敬默念几句,难明就里,索性抛之一旁,指着张持问道:“它的血脉如何与火系咒言相生相长?”
真异道:“碧睛狻猊兽乃是宗中前辈从西域万源河谷带至珞珈山,此兽乃属于木性,又因吞剧毒、善幻术,故血脉沉积木力尤其精深,故而天生壮盛火系咒符。咒符所以控制身躯,首在于与血脉形成牵连,一旦激发,便会燃烧血脉,增强咒力。”
张元敬忽觉有些不对。念力虽与灵气也有些关联,但终究不是一个东西,如何会有五行生克的道理。咒言与血脉的联系,绝非五行,必另有玄机。他观真异神情,说及此事时不似作伪,当是真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