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应该愤怒的,应该慷慨激昂深深恨死这样的朝廷的。
但是,实际情况是,不论哪个时空的百姓,情绪都相对比较平淡——或者说,他们都已经有点麻了。
“我怎么一点都不意外呢……”有人喃喃自语,语气波澜不惊,神情也是同样的波澜不惊。
而周围的百姓们和他基本上也是一个状态,基本上没有人对故事中明朝朝廷的态度有什么意外之感的,更没有人觉得自己时候到了辜负之类。
明朝朝廷的态度,他们是真的早有预料。
且不说之前那么多起义的王朝末年,朝廷也大多不愿意赈济灾民减免赋税的,就说明朝这一次的故事中,前面讲述的那么多关于明朝的问题——军中制度、中饱私囊、官田变私田、土地兼并、藩王勋贵官员……
林林总总这么多问题,无一不是在告诉他们:明朝朝廷靠不住,明朝的大人物们全都靠不住,他们都不在乎百姓的,也都不把百姓看在眼里的!
陕西这一次旱灾确实非常严重,且连续数年,所以百姓们是实在活不下去了,没有任何其他活路;但是明朝百姓们日子难过是这个时候才开始的吗?
那当然不是。
之前徐鸿儒起义,虽然是有白莲教四处串联,但是如果百姓们日子真的能够过得下去,那么徐鸿儒这些人能够串联起那么多百姓,能够串联到那么多地方吗?
当然不能。
他们就是普通百姓,他们扪心自问,如果自己能够过得下去的时候,遇到这些传播白莲教的人,自己会不会信?其实是有可能信的。但是自己会不会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去参与什么推翻朝廷的事情?他们不会。
他们不能保证自己不会信,但是他们能够确定,在能活得下去,哪怕没有活得那么好的情况下,杀头的事情他们是不愿意去做的。
但是如果说他们过不下去了,那碰到传教的人他们会不会信?那基本上就是一定会信。而当这个教组织他们参与什么推翻朝廷的活动,他们会不会去?那大概率也还是会去的。
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