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临安来人

杨元奇回到开封杨家小院。

祈福观副都头杨元存从陈留过来了,一起来的还有他哥哥杨再兴和安娘,他们从临安北返定边转道开封,因为杨元幸回到了杭州,有些事他们带回来。

开封杨家大厅,杨兴真、于氏、杨元忠妻李氏、杨再兴、安娘、杨元存、李清照、林灵素都在堂中。大家都在听安娘关于杨元幸南洋之行的事。

于氏喊杨元奇坐下,安娘已是说道最后:“至于此行亏损,大体已能计出,只算货物不过把应有的利润吃掉,不过安置一些葬身大海的人遗孤得再凑钱。”这笔费用不小,杨家对家臣家将待遇极优,海事葬身和战死沙场待遇是一样的,却没有了朝堂的抚恤。

安娘接着说:“请银子的函已经发往定边,元幸这次把后事料理完会北上一趟。”

于氏点头:“唉,这确是一个挫折。你们太原两兄弟进取有余,谨慎不足。”这话是对杨元奇说的,杨元幸这次多少是个意外,杨元奇却是麻烦事不断,这次南下一趟好好的把一个正四品又弄没了。

杨元奇只得应下:“侄儿以后会更加注意。”

杨兴真不无自责说道:“开封不比定边,我也不像你父亲,能护得住你。”

李氏说:“父亲,这也不仅是元奇兄弟个人的事。元忠在浙江南路谨小慎微,现在也难得升迁。”杨元忠非进士本来在文官一系地位就偏低,这个国子监出身还要归于李格非等旧党一系,他最近官途不算顺利,特别对比前面几年。

这话让所有人默然,真正在新党当政走出来的还是定边杨家。

安娘说道:“也幸好元忠大哥在临安,他的职位让一些有些海事的中小家族也得注意。”

于氏这时候却有其他想法:“元忠没有想过北上?”这个时候的于氏不认为这个儿子在浙江南路前景会比去盐定路好,杨兴武怎么都是盐定路经略使,何况那里有李格非这个老师在。

这个问话难住了杨再兴和安娘,他们几个在临安有过碰面,却没人说起这事。

李氏回道:“元忠应该不想北上,石琉信函有提到。”杨元忠这个如夫人石琉就是浙江南路本地人,家族虽已破落,却层经营海事,对杨元忠多少会有影响。

于氏一叹,很多事就是如此。石琉她只是见过几面,却也知道照顾杨元忠很好,李氏和石琉关系也很好,石琉还是李氏做主给杨元忠纳的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