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嘟嘟嘟……”好像还还嫌不够乱,港区外忽然跑来一队胳膊上戴着红箍的宪兵,个个嘴里叼着铜哨,鼓着腮帮子边跑边吹。
途径的所有人,包括正在登船的士兵和搬运工,听到哨声马上停止一切动作,纷纷立正站好。嘈杂声也随之消失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海浪拍打船身和海风吹拂帆布的响动。
和码头上木桩子般站立的陆军比起来,船上的海军就显得自由散漫多了。只有军官排在船舷一侧站立,大部分水兵都在船舱里休息,少部分执勤的则该干嘛干嘛,全都忙活着手里的工作,顶多是抬头张望几眼。
在最靠近码头中间的泊位上停着一艘黄山级武装货船,几名军官打扮的人正在舵台附近低声交谈。听到哨声看见宪兵之后,纷纷整理军装站成了一排。
其中有个身材壮硕、方头方脑、蓝肩章六角银星的千户,正是休假返京准备走哥哥门路向皇帝求情的印度洋舰队分舰队千户舰长塞特尔。
哥哥倒是答应了,可还没等到节前入宫面圣皇帝就要御驾亲征了。在此等大事来临之际别说科尔沁侯,连皇后都见不到皇帝几面,求情的事儿只能推迟。
做为印度洋舰队主力战舰舰长,塞特尔的假期也随之泡汤了,所有休假官兵在接到命令之后必须马上用最快速度去附近海军港口集结,搭乘海运都司的货船返回本部备战。
他是三天前抵达的,负责接待的宪兵在验明身份之后,告之要等五天左右才有来自马尼拉的战舰抵达。塞特尔不想等那么久,于是利用海军舰长身份套了套关系,才登上这艘前往小琉球海军基地的武装货船。
只要到了海军基地,他就有办法找到去科伦坡港的船,最不济也能跟着通讯船跑一趟,难受点没关系,这么大战事回去晚了赶不上,一生都会悔恨。
(本章完)
第1139章 老将出马
“……这么说陛下确定能打赢奥斯曼苏丹了?我问过总参谋长,奥斯曼帝国人口近2000万众,军队也使用火枪和火炮,又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怕是没那么容易对付吧!”
说到这里,古兰丹姆忽然从木桶生意想到了即将发生的战事。大明帝国军队是如何作战的她小时候就见过,确实厉害,打得叶尔羌汗国军队毫无还手之力。
但这次的对手要比当年的叶尔羌汗国军队厉害的多,也庞大的多,还遥远的多。再加上当地人都信奉伊斯兰教,好像没一样对己方有利,是否还能顺利取胜必须值得忧虑。
哪怕最终胜利了,但拖的时间太长、耗费的国力太大,结果依旧不容乐观。可皇帝已经在着手准备生产木桶贩卖给油井和炼油厂了,很显然是有绝对把握的。
“打仗是男人的工作,我们只管赚钱和数钱。先不要思量如何作战了,多想想油井和炼油厂的事情。
我已经和毕尚书约好了,从化工部借两名深谙此道的大匠去霍尔木兹港待命,顺便从波斯人口中打听下石油的出处。
如果能获得足够多的数据,就先把成本算一算,免得临时抱佛脚。这件事由你来全权负责,把手头的工作整理下尽快出发。
不要坐银行的船走,找借口搭乘海军船只,尽可能在岘港、马尼拉和沙廉港停靠,多通过闲聊从军官们口中掌握具体作战计划。”
古人说的没错,姜确实是老的更辣。与奥雅妮比起来古兰丹姆就显得有些稚嫩了,光顾着皇帝这一头,却忽视了另一头。
除了天赋之外,主要还是经历的事情太少。在她走上工作岗位的这些年里,帝国内外都趋于平稳,日月银行也就跟着按部就班,没出现过太大的意外,更不曾有过初创时期的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