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章 潜在的敌人4

不明不清 第十个名字 2360 字 5个月前

“不用琢磨了,这么猜下去是没意义的。在不清楚对手要如何出招时,最合理的应对就是以我为主。

宇航员,西域战区总指挥的职务你仍然担着,但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到那边去,有黄太极盯着朕以为总够了。

从此刻起你再把西南几个省的防务也兼了,给朕死死盯住那边的动向,决不允许有人趁着大军抵御外敌的机会祸乱边境。”

为了搞清楚莫卧儿帝国将会有什么不利于大明帝国的举动,洪涛再次把总参谋部、陆军参谋部和海军参谋部召集到养心殿,开了个临时研讨会。

可几十名参谋连同他这个皇帝溜溜猜了一天多时间,推演了十几种可能性,还是没判断出最有可能的变化。

最终他也烦了,索性不再设身处地的算计,而是玩起了爱谁谁。先把能想到的大漏洞大缺陷尽可能弥补上,然后比一比谁更硬,看看到底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

“西南……陛下是担心缅甸的东吁国趁机北上?”有一面大地图时刻挂在墙上,确实能在讨论军事部署时让头脑更清楚。

宇航员对新任命毫不抵触,做为总参谋长几乎次次战斗都要坐镇大后方统筹调度,时不时到前线去亲自指挥一次,不光过瘾还能为总参谋部的工作提供第一手数据,是个非常抢手的美差。

但皇帝指派的地点有点冷门,西南地区所面对基本全是归顺很久的弱小,唯一能威胁到大明帝国边境的只剩下一个缅甸。

然而东吁国这些年被大城王国死死压制在中部地区动弹不得,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还有能力大举北犯吗?就算有能力,不怕事后被清算吗?

光一个得到了大明帝国资助的大城王国他们已经顶不住了,为何还要冒着被灭族的风险去主动挑衅大明帝国呢?有点不合情理!

(本章完)

第1308章 潜在的敌人4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莫卧儿帝国和印度半岛的关系。莫卧儿帝国只是印度半岛上最大的势力或者叫国家,和它同时存在的还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势力,多分布在南部、东部和西部。

莫卧儿帝国真正能完全掌控的地区,在17世纪初仅限于印度半岛的北部,阿富汗以东、孟加拉以西,面积差不多是半岛的一半。

剩下的一半由很多个族群分散统治,有一部分小国或者小族群势力联合在一起,组成了几个比较大的国家,与莫卧儿帝国分庭抗礼。

比如在半岛中部和南部的德干高原上就有比贾普尔、高康达、马杜赖、坦贾武尔等一大堆苏丹国,再加上拉其普特人族群、锡克教群等等。

为什么葡萄牙、荷兰、英国、丹麦等欧洲国家用几艘船带着百十人,就能在印度半岛的某个港口占据地盘、建立定居点和贸易货栈?

除了印度教不太善战之外,主要还是这些沿海地区并不完全属于莫卧儿帝国管辖,当地的土邦或者族群首领不愿意与欧洲人血战到底,然后被左右邻居捡了便宜。

而欧洲人也没表露出改朝换代的意图,只是要做生意而已,索性睁只眼闭只眼,顺带收点好处啥的。

可同样的办法用在同时期的明朝就不灵了,版图之内的每个地方都有中央派遣的官员管理,能不能和外国人做生意必须要由皇帝和大臣们拿主意,不存在广州知府点了头就能上岸盖仓库的可能,唯一的例外可能就是濠镜澳了。

既然莫卧儿帝国内部矛盾重重,印度教众们又不怎么善战,洪涛为何会担忧印度半岛上的局势呢?答案很有意思也很偏,居然是因为波斯帝国。

顾问处、统计司和礼部对印度半岛的关注度不够,但对波斯和奥斯曼的重视度很高。这些年用了能想到的所有办法,几乎把能打探到的情报全都搜罗了一遍。

在由蹴鞠队管理的皇家档案馆里,这两个国家的档案资料厚度仅次于日本,排在了第二和第三,比所有欧洲国家的档案都多。

洪涛在查看波斯档案资料时,发现了一个很正常又很有意思的事情。莫卧儿帝国深受波斯文化影响,甚至在很多方面刻意学习模仿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