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谢过万岁爷体恤!”有了皇帝这句话,谭不明、宇航员等一众总参谋部人员全都松了口气。
户部尚书孙元化一点不比工业部尚书王徵好斗,凡是预算外的拨款都别想轻易过关,即便是皇帝首肯的额外军费,也会派户部官员拿着账本一笔一笔核对,只要有超出市场价格又拿不出过硬理由的项目一律砍掉不给拨款。
总参谋部又不是专职采购的部门,在战时也没时间和人手去一点点侃价,所以每次都要麻烦皇帝特批。虽说不会挨批评,可谁又愿意被人拿着账本指责买东西贵了呢。
这也就是皇帝英明,换个皇帝保不齐就得被怀疑是不是在采购过程中编账欺上瞒下、中饱私囊,影响太坏,太败人品了。
“能用战争为国家牟利是本事也是本份,不过朕更看重的不是盈亏,而是此战的主要目标。瓦剌三部不存在了,外喀尔喀三部也内附了,可是俄国人的东扩解决了没有呢?”
“回禀陛下,杜尔伯特部中确实有使用火枪和火炮的俄国雇佣兵,但数量比较少。在作战中也很少冲在第一线,除了有几具被打死的尸体和使用的武器及个人用品,并没有抓到俘虏。
臣已经派出了三支各500人的搜索队,由土谢图汗部的向导带领,顺着河流向北寻找俄国人的踪迹。听当地的柯尔克孜族牧人说要在千里之外,怕是一时半会不会有消息。”
听到这个问题,军官们脸上的笑容马上消失了。没错,皇帝之所以下定决心北征,主要诱因不是去除瓦剌蒙古和外喀尔喀蒙古潜在的威胁,而是要防止俄国人东扩再与当地部落勾结。
可是打了几个月,耗费了几百万两,主要目标却还没有着落,如果皇帝真追究起来,从总参谋部到陆军都难以推脱责任。
(本章完)
第1033章 赚大了
“还能这样?”黄忠很受打击,自己想破了脑袋也不觉得在这里筑城合适,可皇帝一句话就把劣势硬生生变成了优势,情何以堪嘛。为此他用目光向在座的军官们询问了一圈,结果得到的都是肯定。
建设部左侍郎熊三拔手底下笼络了上万能工巧匠,不光会修路还会筑坝。五年前他在滦河上筑了一道200多米长的大坝,彻底解决了滦河丰水期容易泛滥、枯水期水流不足的问题,为滦河工业区的扩大起了决定性作用。
想必名不见经传的伊犁河也大不到哪儿去,而且还位于天然峡谷之中,比在平原上筑坝相对还容易呢,皇帝这个办法很大概率能成。
“成啦,你们都不善于此道,想也是白想,还是说说此次北征的得失吧。朕还没有看户部的奏报,先听听你们的估算。”
和一屋子军人聊工程建筑显然不是好选择,洪涛也不想在这方面展示碾压的智商。见到没人提出反对意见,马上转换话题,要聊聊最关键的问题了,成本和利润。
“为了便于在大漠中穿行,兵部和总参谋部从内蒙古特区、叶尔羌国调集了三万多头骆驼和五万多匹战马,雇佣牧人和民夫共计七万多人。
按照总参谋部的初步估算,人吃马嚼再加上武器弹药消耗以及抚恤金,户部可能要一次性支出450500万枚足两帝国银币。”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宇航员,不过答案并不都在嘴上,更多的还是文字材料。厚厚一沓子,上面罗列了各项具体支出和详细数字,其实都不用简介,光看厚度就知道销不少。
“艹……真不便宜啊!”果然,洪涛一听大概数字脸色立马就垮了,使劲揉了揉脸,好像能搓下一层金粉似的。
“陛下莫急,此战耗费虽大,收获也颇丰。光是牛羊马匹骆驼就缴获了近十五万头,还有大量金银铜器。仅在别失八里的一座寺庙里,就找到了三座重达千斤的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