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戏演全套,随即又在河边整了十几个大坑,把守军尸体都扔进去火化。这一步还特意找了些法奥城的居民帮忙运送掩埋,进一步坐实了守军全部阵亡的假象。
至于说到底能不能管用洪涛就没法控制了,尽人事听天命吧。自己能为王大头做的也就这么多了,最终能不能把他活着救出来还得靠运气。
而且德尔维什也不是百分百可靠,万一他借机逃跑,自己仍旧是鞭长莫及。眼下最紧要的任务不是救人而是杀人,尽最大努力快速抵达巴士拉城,给塔巴尔帕夏及其麾下2万多军队致命一击。
只有把这股奥斯曼军队打垮,前往巴格达的路程才会通畅,也就不用每逢一座城市就派勇士营上前拼命了。王大头的命是命,勇士们的命也是命,都是自己的学生,不能太厚此薄彼。
在运送大军沿河上溯前往巴士拉城的行动中,因为战争困在此地的葡萄牙商会给与了极大帮助。他们主动提供法奥港藏匿排桨船的地点,并把属于葡萄牙商会的3艘双层排桨帆船和船奴都献出来供明军使用。
有了这些更适合在内河航行的船只辅助,海军的排兵布阵就更轻松了。把一部分舰炮转移到排桨船甲板上,由6艘排桨船开道,其余帆船尾随其后,再由2000陆军骑着征用来的骆驼沿岸跟随,浩浩荡荡的杀向了上游。
洪涛也选了艘葡萄牙人的双层排桨帆船当旗舰,这玩意转向非常灵活,在有经验的水手长和桨手配合下恨不得能原地掉头,对于他这种鸡贼怕死的人来讲再适合不过。
“利斯博亚先生,朕很感谢你和你商会提供的帮助,并铭记于心。但这是军事行动,存在一定危险,你最好就不要随行了。”
葡萄牙人为何会表现得如此殷勤,洪涛坚信不是为了伸张正义,也不是对大明有好感,更不是崇拜自己,肯定和利益有关。但此时此地没时间去仔细琢磨他们的心思,也不想在行军途中谈生意。
(本章完)
第1164章 双管齐下
“皇帝陛下,我和手下的几百名耶里切尼肯定不敢留在奥斯曼帝国境内。大明帝国在哪儿、是什么样子,我们都不知道,能干什么也不知道。
如果您允许,我们还想继续当兵为陛下、为大明效力。我们中的很多人虽然老了,却打了几十年仗,一点不比年轻人差。”
刚开始德尔维什还是问什么答什么,小心翼翼,聊了一阵之后觉得这位大明皇帝脾气挺好,不是动不动就杀人的暴君,于是脑瓜子开始活络起来,刚保住命又琢磨着以后该怎么活得更好了。
“先不忙着考虑以后的事情,有一位大明官员被苏丹扣押了,你知道他的情况吗?”
德尔维什的提议很符合洪涛的计划,但不是现在,也不太可能让这几百名近卫军团士兵再组建成一支军队。具体怎么安排要等到战后再仔细考虑,眼下除了攻城还有件事比较要紧,王大头的命。
“……他说、他说……”通译和德尔维什嘀咕了半天,结果支支吾吾的像是很为难。
“你尽管直说,不要害怕。”这时洪涛有点后悔了,应该带上几名通晓波斯语、阿拉伯语和突厥语的礼部官员随行,哪怕三个人一起翻译也比这两名阿拉伯通译痛快。
“他说皇帝陛下要救的大明官员被关在大马士革,他愿意带领属下去搭救。”阿拉伯通译也不是故意拖延,而是德尔维什提出的要求太容易引起误会,怕引发皇帝暴怒吃了瓜落。
“你再仔细问问他打算怎么救?”
洪涛倒没起疑心,也没觉得这名降将有什么坏想法。只要他率众投降,就很难再获得奥斯曼苏丹的信任了,与其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再反叛一次,真不如就留在大明这边。哪怕受不到重用,至少生命没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