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汉武当太子和戾太子的区别

如果说太子在处理事情上做的好,身强力壮的皇帝会高兴,但开始老弱起来的皇帝就有些不放心,觉得太子的影响力会触及到皇帝的统治根基。

有句话不是说国无二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皇帝在知道太子各个方面做的好,甚至有不少臣子跟从,在心里很不舒服,觉得那些臣子早早站队,因此就会想办法打压。

比如说扶植别的皇子和太子打擂台,美其名曰磨练一下太子,让太子变得更沉稳。

太子要是做的不够好,又会被皇帝嫌弃,说儿子不肖自己,浪费了来自舅家的血脉,这是汉武对戾太子的评价。

好笑,要是这个太子真的有着舅家的能力,能文能武,骁勇善战,只怕皇帝早就急得睡不着。

还说儿子不肖他?他在政务等方面也不像自己的父亲——景帝,太子做的很不错,还是被人嫌弃不行。

汉武帝当年也做过太子,却没有戾太子相同的经历,汉武的父皇年富力强,自然不会担心儿子太过优秀影响到自己。

跟着汉武的父皇又早早挂了,反而让还年纪不大的汉武登基为帝,根本没有经历过太子被君父敌视打压的经历,因此就感觉不到自己太子的难处。

年纪大了的他疑心病一再增加了不少,有人诬告太子搞巫蛊,皇帝就信了,最终逼着太子不得不反。

既然做一个优秀而又和皇帝意见相左的太子不好,那么做太子时完全不做行不行?

自然不行,平庸对于准一国之君来说:就是一种罪过,太子怎么可能是平庸的皇子?

要知道皇帝往往不会只有一个儿子,因此太过平庸的太子往往也不可能一直是太子。

厉害的太子不好,平庸的太子也不好,怎么看就是左右为难。

正所谓是明君的太子真的难做,一个不好,就是被废被杀的下场,因此太子难为。

做太子,最难的是怎么让自己既不会被自己的父皇所防备,又要能够保住自己的太子位置。

不然还不如不做所谓的太子,都是皇子,都在一个起跑线上。

姜大将军自然不知道儿子姜浩头脑风暴了一番,但听姜浩告知明君和太子之间情况时,有些不明白那些皇帝的想法,儿子变得更好,做父亲的不应该是高兴吗?

事实上他要是看到自己儿子超越了自己,只有高兴,而不是防备忌惮,他恨不得儿子各个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