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金块本位制

只是皇帝的意图他却不敢违背,而且让他获得三元及第机会的苏松雇工,他也需要有个交代。

更何况他在家乡还有一些恩怨,如今富贵返乡,正好一并处理。

——

朱由检在安排这些之后,又和陈继儒交流《货币法案》如何修改。

他发现这位从苏松过来的老先生对货币还是有些认识的,比旁人更加明白一些。

他说道: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用途就是交换媒介。”

“它能交换到物资,所以才有价值。”

“否则金银不能吃不能喝,并没什么特别。”

陈继儒若有所思,说道:

“纸币同样能交换到物资,所以能代替金银。”

“它们都是货币,本质并无区别。”

朱由检点头道:

“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它们都是货币。”

“只是金银的数量少,价值人们都任。”

“纸币却是印刷的,印的多了却没有相应的物资,它的价值就会降低。”

“本朝的宝钞之所以崩溃,就是因为印刷数量太多,换不到对应的东西。”

“所以朕发行辅币券时,严格控制数量,并规定可以换到银币。”

“现在你们要扩大发行规模,朕最担心的就是挤兑。”

“如果百姓拿纸币换不到对应的物资或银子,纸币的信用就会崩溃,沦为宝钞一般。”

对此连连摇头,很是担心这一点。

扩大纸币发行关系到韩爌能调动多少钱建功立业,他说道:

“皇上心系万民固然是好,但是如今银荒,不得不冒些风险。”

“否则市面上货币不足,朝廷征收实物税,损耗实在太大。”

“百姓以物易物,同样很不方便。”

“只要每张纸币都有对应的银币,臣以为就不用多担心。”

陈继儒则在思索之后,说道:

“臣以为可仿照辅币券的兑换限制,提高限制额度。”

“如今打造出来的银币,最低面值是一角。”

“只有凑到十分辅币券,才能兑换成一角银币。”

“臣以为可提高到一元甚至百元,只有达到百元,银行才能兑换。”

“每日兑换还要有限额,这样能避免挤兑。”

这个办法,让朱由检皱了皱眉,感觉似乎有些熟悉。

他想了一会儿之后,才发觉这就是金块本位制,必须达到一定额度,才能兑换金块。

当然,陈继儒说的是银元,原理却是相通。

这启发了他,说道:

“银币打造不易,朝廷暂时还没有那么多银币,铸造银块更方便。”

“还可以加上金块,将其加入兑换。”

“金块、银块、铜块、铁块……都能纳入基础物资,用于发行代金券。”

“这样民众会对代金券更接受,能兑换金块的代金券,也更名副其实。”

“如果朝廷拿不出物资,也拿不出银元,那就直接兑换金块。”

“这可以称为金块本位制,百姓应该更相信。”

这是朱由检灵机一动,提出来的办法。

他对代金券发行的信心其实不是那么足,要不然也不会强制要求必须维持和银元的汇率。

但是不发行又不行,大明需要增加货币。

如今被陈继儒提醒,他才想到可以使用金块本位制,设定一个兑换金块的要求,用储备的黄金发行代金券。

当然,他这个金块本位制和后世还是有不同的,不但兑换金块的要求高,还把金块排在最后兑换——

只要有物资、有银子,就先兑换它们。

黄金则尽可能地留下来,作为压箱底的储备。

这样代金券自然而然地和黄金挂钩,从银本位过渡到金本位。

这是朱由检的长期规划,因为他知道黄金最值钱。

白银则是有色金属的伴生品,在冶炼技术提高后会大量出产,相比黄金越来越不值钱。

当然,现在银子还是很值钱的,银币也要发行,大明的人现在认的是银子,而非其它货币。

不过它和代金券的价值,实际要看金银比价。

短时间变化不明显,长时间差距会很大。

朱由检希望代金券比银子还保值,最终取代银币。(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