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瑞的丧事办完了,沈府一整个门庭就冷落下来。

圣京城连着经历了几桩大事,根本没人顾及沈府里发生的种种。

在这一个兵荒马乱的时期,死一个人真是再正常不过。

王氏与章氏合计商量了几日,又找到了府里仅剩的长辈,大家伙儿坐在一处各出主意,将沈府如今的账面一分为三。

王氏专管自己这一房的,章氏也只管三房一应开销,至于叔伯婶娘那一辈的账全都交给三太太打点。

对此,三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她早就想一揽大权,可偏偏又能力有限,操持不来这么一大家子的庶务,王氏这样一分为三,刚好正中她下怀。

不但往后能掌权管家,又不必操心太多。

更重要的一点,她还能给自己儿子沈武多添一些助力。

三人互相监督,彼此帮衬,若有大笔支出还是要走公中,告知另外两人,得到对方的同意方可进行。

这么一来,王氏就轻松许多。

章氏也可果断操持,不必受人掣肘,皆大欢喜。

衡王登基后,又传来一个噩耗,琼贵妃暴病而亡。

这是太子过世后,又一个重要的皇族陨落。

奇怪的是,琼贵妃的丧事并未大操大办,就连贵妃该有的仪仗配置也没给全,用老皇帝的话来说就是——“国丧在前,朕痛心未减,一应丧仪从简即可。”

琼贵妃的丧事办完,葬入妃陵。

依着原先的惯例,该有一次死后追封的,老皇帝也选择了无视。

朝野内外多的是事情要忙,一个贵妃之死,连圣上都没放在心上,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当然,有心之人都明白,琼贵妃死后得此待遇必定有其缘故。

再说衡王府。

衡王登基,第二日便册封了正妃夏予问为皇后,侧妃秦灵薇为安妃。

而另一位侧妃却仿若被遗忘了似的,新帝并未提及。

翁元雁的身份京内高门府邸谁家不清楚?

新帝这样忽视,无非是在告诉众人——这位傅侧妃并不得他心,连纳入后宫都不愿。

皇后与安妃入后宫。

而翁元雁却被单独留在了原先的衡王府。

皇后到底没有那么狠心,还是留了几个丫鬟婆子服侍。